【健康警報】常吃這3種晚餐,血糖恐飆破危險值!營養師揭:血糖、體脂、腰圍同步失控

首頁 » 【健康警報】常吃這3種晚餐,血糖恐飆破危險值!營養師揭:血糖、體脂、腰圍同步失控

你以為「我沒吃甜點,血糖應該不會高吧?」營養師警告,真正讓血糖飆升的不是甜點,而是每天下班後那一餐。晚餐的「隱形高醣陷阱」才是讓血糖波動、體脂上升的關鍵原因。

現代人最常犯的錯,是把晚餐當成『慰勞餐』

對多數上班族來說,晚餐已經變成「報復性慰勞餐」──白天壓力爆表、工時長,晚上不想煮、外食隨便點,結果一餐就踩中高醣、高油陷阱!夜晚活動量低、代謝本來就慢,這一餐吃下去,不只是血糖狂飆,還會把內臟脂肪、體脂肪默默堆上身,腰圍悄悄失守,長期更可能拖出三高和慢性病。

控醣族的「三大高醣晚餐陷阱」

1. 炒飯、炒麵

外食的炒飯、炒麵幾乎都是高醣、高油、高鹽,一份等於8份澱粉+4份油脂,膳食纖維及蛋白質極低,導致餐後血糖上升,飽和脂肪、鈉含量攝取過多。

建議改善:炒飯1/2盒+涼拌小黃瓜1份+皮蛋豆腐1份

2. 水餃+酸辣湯

許多人以為水餃是水煮的比較健康,其實水餃皮是澱粉來源,內餡多是肥肉製作而成,若一次吃15~20顆起跳,大約就高達900大卡;加上酸辣湯又充滿勾芡澱粉,餐餐這樣吃,血糖很容易居高不下。

建議改善:8顆水餃+燙青菜1份+蛋花湯1份

3. 燒臘便當

燒臘店受歡迎的「脆皮燒肉」,其實是五花肉製成,飽和脂肪高;而看似健康的「蜜汁雞腿」,外皮與醬料往往含有蜂蜜、砂糖,加上滿滿白飯,長期下來除了熱量囤積外,容易有高血脂及心血管問題。

建議改善:改選烤雞或油雞腿飯,配菜選3種蔬菜,白飯減半

專家推薦-雙胍胜肽,代謝保養新選擇

營養師提醒,高醣飲食+血糖波動大,長期會影響胰島素功能、降低脂肪代謝速度。除了飲食調整,也可搭配科學驗證的保健營養品,讓控醣更有感!

近期受到醫學營養圈關注的 IVENOR 粒即穩,主打升級版 「雙胍胜肽」 配方,比一般苦瓜胜肽更進階:

  • 分子極小、好吸收:經高溫高濕熟成及獨特技術處理,5倍濃縮,吸收率佳
  • 抑制醣吸收:可抑制 α-葡萄糖苷酶達 96%,延緩醣類吸收
  • 穩定血糖、減少脂肪囤積:促進周邊組織利用血糖,提升胰島素分泌能力,幫助糖分轉為能量

此外,來自黑苦瓜的「活性物質、天然抗氧化物質、多酚類」也比一般苦瓜更豐富,經研究顯示,好的抗氧化能力對於我們血糖的調節,以及身體系統的年輕化,更是雙重助攻。

精緻飲食年代,健康要提早佈局!

台灣人愛米、愛麵,糖尿病族群逐年增加且有年輕化趨勢。
想守住血糖與腰圍,記得三原則:控醣、均衡、適當保健,尤其是澱粉愛好者、應酬族與家族遺傳體質的人,更建議聽從醫師及營養師建議,飲食+營養品雙管齊下,提前為健康加分。

 「IVENOR 粒即穩這裡買:https://ivenorshop.tw/sG529

0 0 votes
Article Rating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Comments
最舊
最新 最高票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返回頂端